短期目標 | 中期目標 | 長期目標 | |
---|---|---|---|
Environment
環境友善 |
1. 每年舉辦2場環境永續宣導活動 2. 依積極的節電與減碳計畫執行耗能設備改善措施,較前一年度節電2% 3. 完成執行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 4. 廢棄物資源回收再利用總量達到7噸 |
1. 持續強化碳排放、廢棄物與水資源管理 2. 研究營運相關環境永續技術,評估採購綠能或增設節能設施,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3. 落實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
1. 未來若有新建廠房將以綠建築規劃設計 2. 建立綠色供應商管理制度,量化永續指標 3. 加入氣候倡議組織或聯盟,共同宣示環境永續,逐年提高使用再生能源比例 |
Social
社會共融 |
1. 透過講座與活動,關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友善的職場工作環境,保障員工人權不受侵害 2. 提供健康檢查及諮詢以確保人員人身健康及安全 3. 與NPO、NGO 等組織合作互惠夥伴關係 4. 持續關注患者、家屬的生活需求,提供多元交流與生活協助 5. 持續衛教活動,提高民眾的接受度和普及的範圍 6. 打造員工樂活健康職場 |
1. 持續與NPO、NGO組織建立合作互惠夥伴關係 2. 持續透過講座與活動關懷員工身心健康,保障員工人權不受侵害 3. 提供健康檢查及諮詢以確保員工人身健康及安全 |
1. 與醫療機構或異業合作,打造或協助建立數位化線上諮詢APP平台,擴大服務醫療族群 2. 針對氣候變遷與環境變動,研發未來高需求產品與服務 |
Governance
經營治理 |
1. 持續辦理公司治理法令遵循及永續發展相關課程 2. 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風險管理機制 3. 強化資安管理 4. 導入並推動永續資訊之內控制度管理 |
1. 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 2. 建立新任董事就職訓練機制(初任講習課程) |
1. 創造永續轉型機會 2. 培育種子教師,推廣企業倫理文化 3. 強化高階管理者薪酬與永續績效之連結性,並以ESG面向衡量高階管理人員之績效 |
在「公司穩健發展」方面,台灣東洋憑藉自身困難學名藥技術平台、自製高品質新藥以及藥品代理銷售的實力,對外積極與合作夥伴開拓東協與歐美醫藥市場、發揮MIT 品牌影響力;對內則強化治理機制,打造多元專業的董事會、導入國際法遵稽核制度、規劃具系統性的教育訓練,使誠信經營觀念落實到位。而相關內稽內控作為,更多次獲得由臺灣證券交易所主辦公司治理評鑑上櫃組前5%的殊榮。
在「守護健康社會」方面,台灣東洋自2022年啟動為期3年的「耕著東洋挺健康」計畫,不僅支持小農無毒稻米耕種外,亦透過捐贈稻米方式來支持多家社福機構日常所需,更進一步了解機構需求,辦理多項服務學習的志工公益活動,實踐善的循環。除了公益活動,台灣東洋也與多個病友團體合辦癌友衛教,其中辦理超過20年的「癌知由里」,足跡遍及台灣本島、離島與偏鄉地區。
此外,為替台灣生技產業培育人才,台灣東洋已連續超過15年,對全國相關科系所的在校生舉辦暑期實習專案(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SIP),這些都是台灣東洋培養藥業人才的行動方案。然而,隨台灣高齡化人口快速增加,免疫老化將帶來嚴峻的健康挑戰,為此,台灣東洋除參與公費流感疫苗外,也將部分自費佐劑流感疫苗轉為公益用途,提供地方政府強化公衛防疫之用,以展現公私協力、共同提升社會福祉的健康承諾。
而在「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台灣東洋秉持「所有營運活動優先考慮環境可持續性」的管理方針,積極推動多項環境永續措施,包括執行溫室氣體盤查與驗證、優化製程效能、降低能源耗用以及選購具環保標章的設備產品,對外也要求供應商簽署並履行ESG 承諾書,期望與理念相同的合作夥伴一同與環境共生。
重大主題管理方針及重要性
重大主題 | 管理方針要素 | 對台灣東洋的重要性 |
經營績效 | 保持企業穩定經營以達成永續經營目的。 | TTY朝向包容、永續的經濟成長方向邁進並積極針對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高障礙特性與高經濟價值的特殊劑型學名藥及新藥加速開發,以科技技術提升人類生命品質。 |
人才吸引與留任 | 提升企業成長的動能。 |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TTY提供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讓同仁持續增進學習與成長,期望能在包容創新的組織中實現自我定位與價值。從建構完善的教育訓練,到針對各部門高潛力與接班人員進行個人的發展計畫,透過吸引和留住創新人才,以應對市場變化,提高公司的技術和創新能力。 |
藥品近用 | 確保使用者能取得高品質及安全有效且價格負擔得起的合理藥物。 | TTY透過舉辦衛教宣傳活動或講座,與病友非營利團體或社會機構組織合作,傳遞疾病預防的重要性;並串聯外部單位提供流感疫苗,幫助民眾對抗病毒與疾病。 |
永續發展策略 | 加強公司治理以達成永續經營標的。 | 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誠信經營與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價值,期能更有計畫性、更具體的肩負起公司社會責任並著手推動永續目標。委員會針對公司永續發展等相關政策、執行情形、成效及制度進行修訂與檢討。 |
偽造藥品 | 專注藥品安全管理,避免患者在不知情狀況取得不安全的仿冒藥,及保持產品可溯性,以及防止仿冒、偽造問題在供應鏈中發生。 | TTY所用之原物料皆向合格供應商採購,其運銷紀錄可查閱到藥品供應鏈上的客戶。而配合的物流商車輛皆安裝GPS定位系統,以確保藥品會運銷至指定醫療院所,保障病患的用藥品質與安全。TTY選擇合格的GDP物流商,使藥品在送達顧客手中時,仍能維持品質和包裝的完整性,避免讓偽藥進入供應鏈。 |
誠信經營 | 恪守誠信經營原則,讓企業對利害關係人負責。 | 製藥業為與國家經濟、人類健康和永續環境緊密連結的產業,因此TTY設置誠信經營推動中心,專責建立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及健全發展,並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強化內控。TTY於2020年3月修訂第三版《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防範各項不誠信行為,嚴禁董事、經理人及員工從事任何行收賄及違法行為。 |
藥品安全 | 專注藥品安全管理,確保使用者能取得高品質及安全有效的藥物。 | 製藥業產品與使用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原料藥直接影響製劑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因此,TTY謹慎審核及控管歐美學名藥廠的原料供應商,除了必須具備台灣FDA登記原料藥主檔案(Drug Master File, DMF)之外,亦須符合優良製造標準(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 cGMP)以及取得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認證(PIC/S GMP)。公司的主要產品100%進行健康和安全的法規審核。 |
受試者安全 | 遵照相關法令確保受試者同意臨床實驗用藥,並保障受試者安全。 | TTY遵照《人體研究法》與《藥品優良臨床試驗作業準則》等國內法規,在癌症用藥的人體研究及臨床試驗上,均通過倫理委員會、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亦視個案投保受試者保險。同時建立臨床試驗執行標準作業流程,指派已受過完整訓練的臨床試驗專員執行臨床試驗,以維護用藥安全。 |
合理定價 | 以取得納入健保給付為目標,並配合健保法施行藥價調整,讓民眾得以合理的價格取得高品質、安全有效的藥物。 | TTY致力嚴格遵守政府機關之規定,讓患者能以合理的價格使用高品質、安全有效的藥物;同時設置研發團隊開發高品質學名藥,向健保署申請取得較原研發廠平價之健保價格,以降低整體台灣健保財務衝擊。 |
供應商管理 | 強化永續供應鏈管理,恪守法律規範與維繫供應品質,致力自我品質管理,強化競爭力與營運彈性。 | TTY從「確保品質」、「穩定數量」、「縮短交期」與「追求永續」四大主軸,並評估廠商財務狀況、組織管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能力,依照供應商管理機制,每年對既有供應商進行一次評核與風險評分,並執行分級管理;同時發送「永續供應商評核問卷」進行先期調查,確認供應商整體條件後,再由各廠區依採購需求進行供應商評選。 |
行銷道德 | 秉持誠信經營之理念及規範,逐步達到良好的商業運作、永續經營之目的。 | TTY以病患的醫療福祉與照護品質為優先考量,並符合誠信經營理念與醫療倫理規範,訂定明確的經營辦法及行為指南,並遵守藥物與醫療相關的法令,以達到良好的商業運作、永續經營的目標。 |
職業安全衛生 | 確保工作者能在安全有保障且無健康危害之虞的工作場所執行作業。 | TTY妥善管理工作場所之安全與衛生問題,防止職業災害發生,維護工作者之安全及健康,遵循法規並保障公司正常營運。 |
台灣東洋呼應聯合國所訂定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SDGs),並在公司治理、社會參與及環境永續三面相,以具體管理方針及信念所實踐的行動做廣義的說明。再由利害關係人鑑別出16項重大議題對應到SDGs的17項目標,並聚焦其中7項SDGs,包括1.消除貧窮、3.健康與福祉、4.教育品質、6.潔淨水資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13.氣候行動、與16.公平、正義與和平,作為2023年的重點發展方向。
SDGs 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面相 | SDGs指標 | 行動方案 |
環境 | ![]() ![]() |
• 廢污水排放及空氣汙染物排放,皆符合且遠低於法規標準 • 廢棄物委由合格清運廠商處理,每週及每月勾稽率達100% • 能源密集度13.2百萬焦耳/營業額仟元,為近五年最低 • 執行11項節電措施
|
社會 | ![]() ![]() ![]() ![]() |
• 因應股東會改選故選購曼秀雷敦軟膏35g共計32,880份作為股東會紀念品 • 資助癌友子女累積共615位取得獎助學金 • 贊助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27場希望種子營計劃共663人參與 • 累計贊助1,027人次安寧個案家庭居家照顧、喘息服務等活動之應支付費用 • 提供共1,500劑佐劑流感疫苗予環保、衛生、防疫志工及長照機構長者以增強防護力 • 2024年提供董事、全體同仁及其一親等眷屬共919名免費施打流感及佐劑流感疫苗 • 93名同仁實行特殊健康檢查,無第三級管理以上之人員 • 連續17年舉辦暑期實習專案,累計受惠人數達417名 • 辦理20場次偏鄉校園宣導癌症資訊 • 舉辦癌友與家屬的衛教宣導累計共6,953名癌友及家屬參與 • 舉辦15場次骨質疏鬆和骨骼保健衛教講座共866人次參與 • 「東洋米」三年計畫邁入第三年,公益活動捐助近4,000公斤東洋米 |
治理 | ![]() ![]() |
• 女性基層人員平均薪資較基本工資高1.40倍、男性為1.38倍 • 目前擁有140張有效藥品許可證 • 逾36個藥品品項被列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 • 2024年國產自製後線抗生素Bobimixyn(Polymyxin B 注射劑型)領證並納健保給付 • 台灣東洋、其原料藥供應商及物流商均為取得GDP之合格廠商 • 目前核准有效的發明專利共3件、核准註冊的商標共202件 |
台灣東洋與利害關係人互動情形為各權責部門透過多元溝通管道與其相對應的利害關係人群體互動,同時,藉由例行性的跨部門主管會議討論各部門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內容,並提出各部門的經營績效與目標,接著由各部門主管與總經理討論,並於董事會報告經營績效等議題。
本諸企業永續公民的精神,台灣東洋董事會已於2016年通過《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2021年12月24日起更名為《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及《企業社會責任政策》,依據該守則與政策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並將視公司發展及實際需要,修訂相關政策。2024年5月7日因應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修訂,配合修改「永續發展實務守則」並呈報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通過。
永續發展組織圖
台灣東洋為落實公司治理、發展永續環境、維護社會公益,以貫徹企業永續經營理念,經董事會通過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職權如下:
一、 公司永續發展政策、目標、策略與執行方案之擬定。所稱公司永續發展包含環境(E)、社會(S)、治理(G)等面向。
二、 公司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成效之檢討、策略目標及相關規章制度之修訂,並定期提報董事會。
三、 其他經董事會決議指示本委員會應辦理之事項。
永續發展委員會轄下涵蓋下列編組任務:公司治理小組、永續環境小組、社會公益小組及永續資訊揭露小組,並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負責永續發展政策、制度或相關管理方針及具體推動計畫之提出及執行,並由財務部負責相關政策推動。
為符合利害關係人群體對台灣東洋的合理要求與期望,各小組提出所負責之永續議題的績效成果與未來精進目標,透過辨識及分析企業社會永續發展議題,持續宣導企業經營理念及社會責任義務。
永續發展組織於每年年底依各功能規劃訂定次一年度執行計畫,並提報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且於每年度第一季向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報告前一年度執行情形。2023年度運作情形已於2024年3月8日提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檢討;2023年11月3日提報永續發展委員會及董事會討論並通過2024年工作計畫。
利害關係人 | 關注議題 | 雙方溝通管道 | 雙方溝通頻率 | 溝通實績 |
---|---|---|---|---|
政府機關 |
|
拜訪/電話/公文函/E-mail/宣導會/政策與法規的教育訓練課程/產官學交流會/法規稽查/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不定期 |
|
員工 |
|
年度績效面談評核作業 勞資會議 人事公告/內部員工網站/性騷擾申訴管道/職場遭受不法侵害通報/利害關係人投訴信箱/新人適應計畫及滿意度調查/職工福利委員會/內部教育訓練及E-learning/外部教育訓練補助/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每年兩次 每三個月一次 不定期 |
-112學年度獎/助學金(上、下學期各1次)
-節慶禮金、禮券發放(春季、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
-員工旅遊補助-電子禮券發放
-舉辦家庭日、尾牙等活動
|
客戶 |
|
參展/學術活動/教育講座/搭建學術平台/臨床試驗/工廠參訪、查核/拜訪/電話/E-mail/書面信函/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不定期 |
為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及更貼近市場需求的服務,對與國內外客戶有不同面向的互動與討論,包含(但不限於):
|
投資人 |
|
年度股東會/公司年報 各季財務報告 營運概況公告 法人說明會 重大訊息/新聞披露/企業官方網站/電話/E-mail/投資人關係信箱/股務與投資人關係聯絡窗口/接待國內外分析師/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每年 每季 每月 每季至少一次 不定期 |
|
供應商 |
|
供應商問卷調查/供應商品質證明文件有效性監控/供應商稽核 E-mail/電話/親訪/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每年 不定期 |
|
社區鄰里 |
|
E-mail/拜訪/電話/會議/教育講座/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每年或不定期 |
|
非營利/非政府組織 |
|
活動參與/E-mail/拜訪/電話/會議/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不定期 |
|
媒體 |
|
媒體拜訪/電話拜訪/記者會/媒體見面會/品牌活動/邀訪/參訪/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調查 | 不定期 |
為引導媒體利害關係人了解公司整體營運與產品布局的動態發展,溝通實績如下:
|